上海10月22日电(黄艾娇 许婧)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所长、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迪特马尔·哈霍夫(Dietmar Harhoff)教授22日受聘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哈霍夫教授的加入必将在中德过去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科的对德合作交流。”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负责人说。
同济大学宣布成立一批对德合作新平台。 供图 许婧 摄近日,同济大学接连成立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中德机械工程中心等一批对标高水平学科融合和产教融合的中德合作新平台,进一步拓展同济大学与德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由此开创了同济大学对德合作交流新局面。
10月16日,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部协同下,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德学院共同建设的“同济大学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揭牌。同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德学院共同建设的“同济大学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同济大学宣布成立一批对德合作新平台。 供图 许婧 摄10月18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中德学院共同建设的“同济大学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德学院共同建设的“同济大学中德机械工程中心”18日亦揭牌。
此外,10月16日,同济大学中德学部与同济科技园共同建设的“同济科技园中德众创空间”揭牌成立。该众创空间将充分依托同济大学中德合作资源,为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对德交流的渠道,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园区推进科技创业国际化服务功能建设的有益尝试。
同济大学宣布成立一批对德合作新平台。 供图 许婧 摄同济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济大学成立新一批以四所中德研究机构为主的对德合作新平台,是为了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强与德国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紧紧围绕中德两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提升中德教育和人才资源之间的协同效力,推动对德全面深度合作取得更大实效。
作为中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济大学现已形成对德交流的传统、优势与特色。多年来,同济大学与德国合作交流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成效十分显著。在2014年10月中德两国政府联合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同济大学中德学部被称为“是共同落实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在2015年10月28日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推出的首个《中国战略2015-2020》中,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框架下的中德工程学院以及中德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再次作为中德高校合作的典范被写入战略文件中。 同济大学现已与德国38所大学、32所应用技术大学、5所商学院、4所设计学院和艺术大学建立了校际或院际之间的合作关系,设有28个本科双学位项目、27个硕士双学位项目和4个博士双学位项目。中德青年互访交流活跃,每年前来同济大学留学的德国学生近千人,其中八成为长期生。同济大学每年赴德国学习交流的学生也近千人,其中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近年来,同济大学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对德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交流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对德人文交流。2017年3月,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成立,被列为教育部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之一。中心成立以来,在加强中德人文交流研究、推进中德人文交流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致力于为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