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斗”“神舟”“嫦娥”团队共话航天精神——
巨人不让站在肩上 那就自己当巨人吧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迪/摄
尽管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但每当人们回忆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铁流滚滚的壮观景象,还是会在心头涌起波澜。那些亲历者,更是如此。
作为“最美奋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技能工人徐立平受邀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阅兵式。当他坐在观礼台上,看到自己曾经亲手加工过、触摸过的产品缓缓驶过天安门,心潮澎湃,瞬间生出一种专属航天人的自豪感。
90岁高龄的孙家栋,也在阅兵式上看到多型航天装备,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原高级技术顾问感慨万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天入地,不断更新进步,助推我国迈向航天强国。
近日,刚刚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孙家栋院士、叶培建院士,“最美奋斗者”高凤林、徐立平,以及“北斗”“神舟”“嫦娥”团队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座谈会,共话航天精神的传承。说起航天精神,他们往往从大阅兵谈起。
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中国航天元素:52颗北斗导航卫星飞入太空,长征火箭先后护送5颗航天器完成月球探测任务,神舟飞船多次成功往返天地间,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世界前列……
徐立平的工作,就是给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面进行“整形”,除了对精度极致要求外,这项工作还非常危险。一个疏忽操作不慎,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安全逃生的机会一丝都没有,也因此被称为“在炸药堆里工作”。
国庆阅兵日,看到自己的产品接受祖国人民检阅,那一刻徐立平再次想起自己在炸药堆里工作的32年,他觉得一切都值了,“有时会感到累、有时也会怕,但是要说到值不值,我的回答是,非常值!”
中国北斗,是属于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但在20多年前,中国航天人也是在艰难摸索中起步的。
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慧说,上世纪90年代,国外对我们技术封锁,国内的部件厂家尚未成熟,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了瓶颈技术难关,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在北斗二号的研制过程中,她和谢军总师接过老一辈的旗帜。为了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他们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该系统开通服务,服务区覆盖亚太。
再后来的北斗三号,更是实现了我国导航卫星能力的飞速提升和跨越,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向“一带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杨慧援引老北斗人常说的一句话:“‘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她说,在这20多年里,这支队伍把自力更生这一精神很好地传承了下来,融入到每一位北斗人的血液里。
作为富国强军的“国之重器”,中国北斗肩负着打破GPS垄断的承诺,自主可控、独立运行成为必然之路。然而,这条路布满了荆棘,不仅需要风骨和志气,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我们会花费超过一般卫星3倍多的时间反复验证、测试、迭代,甚至会主动帮助生产厂家改进技术和管理流程,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但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从未动摇过国产化的信心和决心!”杨慧说。
如今,中国北斗建立了器部件国产化从研制、验证到应用一体化体系,关键单机、元器件100%国产化,彻底打破了核心器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当然,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航天人也体会过不少的艰辛、彷徨,甚至泪水。
对嫦娥四号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来说,最让她难忘的,莫过于玉兔一号在第二个月昼周期,电缆短路,行程终止在了114.8米。
“我当时在想,如果能把我送上月球,包扎一下,可能‘玉兔’就好了!但我知道这都是徒劳的妄想,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上有薄弱之处。”张玉花说。
玉兔一号是中国航天第一次触及月面,虽然工程目标圆满完成,但也给张玉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成了她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痛”。
在座谈会上,张玉花再次谈及此事依然难掩激动,她顿了顿说,“我必须把遗憾化作行动的力量。团队开始不断优化设计,反复评估验证,5年的时间里我们所有的目标,就是确保后续任务万无一失。”
如今,嫦娥四号着陆器已突破10个月球日工作期,“玉兔”二号巡视器已在月面累计行走289.769米,远远超过工程要求。
“一晃14年的摸爬滚打,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不想流下失败的泪水,就必须洒下更多辛劳的汗水!” 张玉花说。
为什么选择中国航天?航天先辈们说,因为要保卫祖国,不让她再遭受昨天的屈辱;中坚力量说,因为这个事业里有来自国家的最高认可和实力体现;新生代说,因为这里有最广大人民的无数点赞和力挺。
“尽管时代不同、表述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回答的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的需要就是选择,这是中国航天人心中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 ”徐立平说。
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分享了他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的一个细节:当获颁“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时,书记对他说了一句话:“再立新功!”
“这不只是对我个人,更是对航天事业及后续发展的重托!”叶培建说,这些不仅要靠现在的航天中坚力量,更要靠未来的年轻一代。
事实上,在千年飞天梦想的激励下,一批批有志青年已然投身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对青年航天人寄予厚望,他说,这个时代是群星荟萃的时代,这项事业是英雄辈出的事业,希望广大航天青年从老一辈手中接过航天事业发展大旗。
“孙家栋院士在80多岁仍深入一线,叶培建院士至今仍奋战在深空探测最前沿,王希季院士90多岁时还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办公……老一辈航天人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实干的标杆。”嫦娥四号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陈建新说,航天青年更要保持奋斗姿态,在实干中迸发创新火花,担负起历史重任。
他说,面向未来,嫦娥五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小行星探测等一个又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正在召唤着我们——青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